2)第251章忽必烈回营_登基吧!大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盘。

  “蒙军偏师回营,还带回来大批物资,蒙军会不会开始攻城?”浦阿担心道。

  移剌蒲阿作为枢密使,担心又与赵泰不同,他关心的是开封的问题。

  赵泰沉吟一阵,摇了摇头,“应该不会!”

  合达看向赵泰,“国瑞为何如此断定?”

  赵泰沉声道:“攻城必须提前准备器械。蒙军在城下一个月,每天只是骂战,并没有安排人手砍伐树木,打造器械,便说明从一开始,他们就已经商议好,开封城外的蒙军主力监视我们,而偏师则劫掠附近的州县。现在偏师回来,我估计蒙军该撤兵了。”

  武仙颔首,认可赵泰的判断,“朝廷早有命令,各城坚壁清野,死守城池。虽说我们兵力集中于开封,但蒙古偏师想要逐一去击破外围城池,也比较困难。另外,我们只有在府城,才建造了粮仓,各县的粮食也主要集中于各座坚城的粮库,蒙军偏师就算打破几座县城,缴获的粮食应该也有限度。”

  金军在对抗蒙军进攻时,形成了一套防守策略。

  蒙军骑兵厉害,金军不能野战,就只能闭门坚守。

  这样一来,金军的兵力就会分散在各城,便给了蒙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金军知道有些州县被蒙军攻破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便提前将一部分城池的粮食,转移到更加坚固的城墙。

  蒙军要打坚城,城里粮食和兵源相对充足,蒙军一时间难以攻下。

  蒙军去打那些小县城,费些功夫倒是能够拿下,可夺下来城中又没有多少收益。

  这便会让蒙军逐渐陷入困境,只能撤军北归。

  在赵泰、武仙分析着蒙军下一步的举动时,忽必烈已经站在蒙古汗帐内。

  窝阔台沉声道:“忽必烈,你怎么耽搁这么长时间,不是说一个月内就撤吗?”

  一旁速不台接过话头,“是啊!大军粮草已经告罄,再不撤军回关中就食,就会断粮。小王爷你不至,大汗有不便撤兵,怕把你孤师留在豫东,遭遇什么不测。”

  窝阔台摆摆手,“那赵泰最善于,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我们的偏师。你的人马不回来,本汗便不能撤,现在你回来,那就准备撤军吧!”

  忽必烈感受到窝阔台,对他的态度有所改变,不禁躬身行礼,“让可汗着急了。臣率领骑兵攻入赵泰辖境,却发现宿州、泗州、睢宁等地,都是坚壁清野,人全躲在城池里面。起初我准备拿下睢宁,不过敌军防守严密,且物资和兵力充足,臣难以攻下,便只能另外选择目标。”

  赵泰的老巢睢宁,虽然只是个小县城,但是因为睢宁工坊众多,有数千雇工。

  这批雇工,遵守纪律,同伴间有一定默契,发了兵器,就是半支军队。

  有他们在睢宁,蒙军很难得手。

  窝阔台皱眉道:“那你可攻破赵泰的州县。”

  忽必烈笑道:“自然攻破了。臣在宿州,把除了州城外的所有县城,都攻了下来。将赵泰在宿州的地盘,狠狠蹂躏了一遍。本来臣还想进兵泗州,可是考虑到了与大汗约定的时间,才不得不返回开封。”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