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9章 威廉的算盘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亚战争之后进入了欧洲列强的眼球。而当时的英法俄等老牌帝国主义列强在对待利益的态度上,从来都是用抢的方式,即依仗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为后盾,将原本的蛋糕享用者给一脚踢开。这些国家由于自恃国力强盛,从来没有考虑过采用温和一点的态度。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英国开始对自己这个昔日在高加索地区用于牵制俄国人的小弟不假以辞色,在很多事务上都不再对其予以援助。尽管土耳其人一再的用热脸去贴英国人的冷屁股,但都收效甚微,反而在伦敦屡遭讥嘲和羞辱。

  就在奥斯曼帝国如同一个被主人抛弃了的侍女、暗自垂泪不已的时候,地处中欧的德国向他们敞开了温暖的怀抱。无论是德国向奥斯曼帝国提供的贷款,还是德国向奥斯曼帝国出售的军火,都有效的帮助他们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使这个国度有了一丝复苏的迹象。两相比较之下,土耳其人自然就和德国人开始眉来眼去,秋波频传。而对于土耳其人背叛自己的举动,自然是让英国大为恼怒,对其更无一丝好的态度。直到现在,奥斯曼帝国的陆军都已打上了深深的德国烙印,其使用的装备、训练的教官,已经有超过半数都是纯种的汉斯出口货。

  历史上,尽管德国在土耳其问题的处理上要远比英国来的成功,但由于威廉并没有意识到这群沙漠中的骆驼能在海洋上给予德意志什么帮助,因此德国对土耳其也仅仅是半推半就式的眉目传情,并没有从一开始就竭尽全力的拉拢。这么做的后果便是土耳其对英国余情未了,在1914年还在新恋旧爱之间摇摆不定,直到被英国扣下了花费万英镑巨款所购买的2艘战列舰之后,才彻底决定和英国决裂,以至于其陆海军的对英作战战备都严重不足。而现在,由于清英所引发的历史偏移,德国对土耳其的重视程度较历史上提高了数个档次;如果德国能提前数年甚至十年时间将土耳其拉拢过来,那么就将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父亲英明。不论是为了石油,还是为了丰满德意志雄鹰在地中海地区的羽翼,我们都应该趁现在英国对奥斯曼失去兴趣的这个机会,将其拉入到我德意志的阵营。父亲亲自出访君士坦丁堡,是对奥斯曼帝国最大的礼遇,相信他们一定会接受我们释放出的善意。”说到这里,清英看了一眼威廉道,“可是,我依旧没有明白我将要干什么啊?”

  威廉道:“这问题就来了。一旦我德意志的势力将中东完全浸透,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航道都将直接暴露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而这是英国所无法接受的。英国人显然也看到了这一层,所以在几年前,我德意志准备投资修建从柏林直达巴士拉的中东铁路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