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伸冤(一)_我在灵异事务所工作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突然一句话惊得童先生连忙刹车,慢慢将车停靠路边。

  “什么可能?”

  “你问问梁叔是唱什么角色?”

  “角色?生旦净末丑?”

  “具体是其中哪一类型?”

  童先生莫名其妙拨打梁叔电话。

  坐在后排的唐玉婷先是盯着我,很快露出了笑容:“我明白你的意思。”

  “了不起。”我不冷不热嘲讽一句。

  她似乎毫不在意,朝我竖起大拇指:“难怪范叔让你在这里独当一面,果然有两把刷子。”

  我没再搭理她,而是听着童先生电话。

  “问清楚了。童先生偏重于净行,就是俗称花脸。”

  “我对京剧不太了解,像包公这种角色属于哪行?”

  “这些我倒知道,就是净行中正净,偏重唱功。”

  “前几日他们下乡演出时是哪出戏?”

  童先生回忆一番:“我记得他临行前还与我家老爷子聊天,当中说到演出细节,选了……选了《铡美案》选段。因为包公斩陈世美这个故事众所周知。”

  “梁叔就是扮演包公?”

  “是的。”

  “看来我猜测不是没有可能。”

  童先生也明白过来:“你的意思是梁叔在唱戏时被鬼魂看见,将他误认为是包公,所以前来求助。”

  “对。鬼魂自称是唐朝人,当时包公还未在世,加上京剧这种形式也未诞生,所以产生误会。”

  “好像有点道理……那我们现在应该如何?”

  “现在肯定要去几处地点探访,说不定鬼魂就是来自某处。”

  童先生继续驱车朝一处驶去。

  唐玉婷前倾身子凑近我问道:“你是怎么想到?光凭梁叔家里放置的京剧用品?”

  我将头扭向一边没理睬。

  童先生打着圆场:“陈康兄弟,说说嘛,要不是你提醒,我根本想不到这点。”

  既然他开了口,我也不能不做出回应。

  “其实都只是猜测。刚才一直在想整件事来龙去脉。想到在梁叔家中见到他京剧扮相照片,其中一个人物是黑脸,额头有个月牙,这明显就是包大人形象。恰好记起我曾经在清朝《子不语》上见过一个案例。乾隆年间,一县城搭台唱戏,演的是《包公审乌盆》……”

  唐玉婷插了一句:“我知道,这出戏讲的是瓦缸店主……具体姓名记不清了,店主见财起意,将被害者毒死扔进瓦窑中烧制成乌盆。恰好此盆被一名书生买去。某天夜里,乌盆忽然发出悲鸣声,向书生讲述被害经过,请求其代为向包大人伸冤。于是书生便将乌盆携带至开封府,向包大人陈述案情,最后将店主绳之以法故事。”

  我冷笑着:“故事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可是与我要说的无关。”

  女孩调皮的一伸舌头,闭上嘴不再说话。

  那刻我有片刻恍惚,仿佛见到孙茹一般。不过很快回神,继续讲述:“演出过半时,扮演包公者忽然见到,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