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64章 伦敦一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比不上那些居住在深山野林里的生女真人。起码那些生女真人尿急了,也不会想着在壁炉里解决,更是和他在北京的生活难以相提并论。

  他之所以要减去鞭子换上现在的服装,说到底也是被英国的公共卫生环境给逼迫的。满人的衣服他不能穿,汉人的衣服在这里根本穿不了,他又无法像那些英国贵族学习穿着,便只能穿崇祯设计的军服了。

  老实说,库尔缠几乎刚到伦敦就想回国了,但他也知道这是一种奢望。以他的性子,在北京恐怕更为煎熬,不是生活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他虽然喜欢汉人的文化,但却并不想帮助汉人的皇帝对付自己的族人。不过崇祯待他却又是相当的礼遇,并没有拿他当成阶下囚看待,还常常以汉满和谐的名义召问于他。库尔缠虽然忠诚于爱新觉罗氏,但是他心中并不认为努尔哈赤灭绝汉人的政策是对的,否则他也不会劝说黄台吉穿戴汉服,以消除满汉之间缔结下的仇恨了。

  因此皇帝将他遣来欧洲,对他来说确实是一种解放了。但问题就在于,他完全不明白自己来这个地方究竟要做什么,皇帝交代他的任务实在是太宽泛了,维护中英两国的友谊,但尽量多观察少干涉英国的内政。

  原本作为他副手的宋献策和张国纪,几乎就没有来过英国,一个在荷兰,一个在巴黎,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务,这让他想要找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至于英国这边,英王查理一世很少召见于他。在苏格兰人起义之后,这位英国国王除了每次派人通知要对大明的货物加税之外,更是不愿意和他见面了。

  在他的影响中,这位查理一世陛下身材矮小,因为口吃而不愿多说话,在他和议会、苏格兰臣民之间的斗争中又显得优柔寡断,反复无常。

  当然,在伦敦待了这么久之后,库尔缠也认识了不少贵族和商人,在和他们的交谈里,他也大致了解了这位英王的过去。

  事实上如果不是查理一世的兄长染上天花去世,英格兰的王冠也落不到他的头上。而在查理一世12岁之前,因为其兄长的缘故,也没人关注过这位沉默寡言的王次子。

  但是等到查理一世登上了王位之后,英国人才发现这位看似沉默寡言的新王,内心却有着一颗执拗的心。虽然他登基之后对宫廷进行了整顿,堵住了其父时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的风气,让王室的预算渐渐达到了平衡,不过其独断专行的施政方式却引起了议会的不满。

  因为英国的政治传统是,国王的政令应当告知议会,征求议会同意之后才能统治下去。而不是宫廷擅自发布命令,直接通知各郡实施。

  这种政治的传统应当归结为英王在国内缺乏一种强制性的力量,毕竟在和平时期的英国,既没有常备军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