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5章 航天员大队,十二倍重力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训练了接近三年的时间。

  因为我们的第一批航天员,训练的基本上都是驾驶员,他们不仅仅要操纵飞船,还要兼顾到随船工程师以及载荷专家的身份。

  所以,他们的训练科目很多十分繁重,就比如现在张星扬面前的这些航天员。

  “鸿雁火箭的推进系统在发生故障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处理?”

  作为鸿雁火箭总设计师的张星扬,在对自己面前的航天员进行考核。

  作为驾驶员,他们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也很多,包括火箭和飞船的设计原理、飞行动力学、气象学、天文学、通信、设备检测、航天医学知识等等。

  当然,那些只是理论知识,张星扬现在是对于飞行程序和任务场景的学习考核。

  他们必须要学会发现和排除紧急故障。

  这不仅仅为了载人航天任务的成功考虑,更加关乎于他们自己的生命安全问题。

  “这个问题,要分时间节点来考虑。”

  坐在张星扬对方,一本正经的杨红伟按照自己之前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回答道。

  “如果是在火箭点火之前,发现推进系统出现了问题。”

  “那么就需要第一时间联系控制中心,暂停火箭的发射工作。”

  “然后通知发射场工程师,对火箭的推进系统进行检查。”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毕竟发动机还没有开始工作,危险性并不是很大。

  “如果是在一级火箭点火之后发现推进系统出现故障。”

  “首先要进入逃逸塔之中,然后视情况而定。”

  点火之后出现问题,依靠航天员自己是很难解决火箭推进系统的问题。

  而且为了航天员的人身安全,必须要第一时间进入到逃逸塔之中逃生。

  否则很有可能在火箭出现问题的时候,出现重大事故。

  逃逸塔会在分离发动机的作用之下,和火箭保持足够安全的距离,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毕竟航天员的生命,比同等重量的黄金都要珍贵。

  为了培养出合格的航天员,国家投入了上亿的资金,对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培训。

  别的不说,仅仅是专门配套的训练设备,建设成本就高达数千万,这还只是材料成本。

  每天的训练计划、营养规划,都是由专人来进行负责。

  可以说,他们身上的每一克肉,都是被算好的。

  体重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而是常年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数值。

  张星扬接下来,又问了几个有关于火箭应急处理的问题,对方的回答全部正确。

  在自己手上的评价上,写上一个个的优秀,张星扬笑了笑之后说道:

  “这一次考核合格了,恭喜你。”

  坐在对面的杨红伟,虽然身体姿势没有什么变化,但是明显身体没有之前那么紧绷,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这一次的考核,直接关系到他后面能不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