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太空建筑师!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成装箱工作,正在准备进行管道更换工作。”

  调整角度,预备完成对接工作。

  可想而知,星港的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空间站。

  它事实上成为了星港的推进器。

  但是仅仅是为了加工板材,薛峰就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时间。

  小圆环到主轴这段空间,因为自转问题,不适合人类长期生活。

  星港庞大龙骨上的霍尔推进器,时不时的启动一下,喷出淡蓝色的等离子。

  星港本身是具备造血能力的。

  这样就能够解决大尺寸构件带来的各种问题。

  几乎相当于第一次环球航行。

  刘生略带抱怨地说道。

  首台空间用钍基熔盐反应堆的功率为335兆瓦。

  然后货运飞船上一个非常小巧的盖子打开。

  忙完这些之后,刘生稍微松了一口气。

  天工一号目前负责着星港轨道维持的工作。

  星港的圆环状舱室,目前还无法一体成型。

  货运飞船被直接固定在龙骨上。

  这还是在不考虑火箭发射窗口,发射场当地天气情况下的理想时间。

  第二天,太阳第12次从他们的舷窗里升起。

  “我们目前的飞船速度还是有点慢,什么时候能够再快点就好了。”

  熔炼炉开始在电加热下,熔炼内部的铝材。

  随后在飞船另一端,被卷板机卷成一卷。

  想象一下,加工出一片高度在200层楼的铝合金。

  为此龙国的科研人员另辟蹊径。

  薛峰接过单子看了一眼,上面主要是各种小型加工设备。

  星港实际上更像是一个大型太空港口、制造综合体。

  但是考虑到发射时长的问题。

  薛峰点了点头说道。

  新一批次的设备和材料,已经随着最近几次发射任务到达了空间站。

  更别提后续将板材固定在龙骨上,组成一个直径900米的圆环又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

  而这样的铝合金片,需要最少几十片,才能够组成一个完成的圆环。

  “我们先回去补充一下物资,顺便接收新一批材料。”

  刘生在此次任务之中,主要负责和反应堆相关的内容。

  而太空电梯技术,是需要超大型空间站作为前置科技的。

  角度调整完毕后,组合体首先加速飞行到星港前方。

  然后缓缓减速,完成和天工一号飞船的对接。

  “现在的发动机只能够达到这样的比冲,想要更短的时间,除非我们不计较成本。”

  调整星港的运行轨道。

  作为第一位实际进行太空工作的工程师。

  可以加工出大尺寸的航空铝材。

  随后,这一卷铝材被机械手臂转移到太空之中。

  那么他们甚至有可能实现,住在空间站、工作在星港的生活。

  以及在内部再添加一个小圆环。

  确认无误后,才又进入休息状态。

  否则舱段的加工制造可能会拖延更长的时间。

  薛峰向地面汇报说道。

  这之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