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章 多台发动机联试_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且这四千颗卫星还是可以分期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在张星扬的规划之中只需要一千颗卫星就能够完成。

  毕竟这时候大家最需要的还不是像后世那样的高速流量上网功能,对于很多一辈子连手机都没有接触过的人来说,语音通话功能才是重头戏。

  而语音通话功能占据的数据传输量,和上网功能是完全不能比的。

  因为最初的几发火箭并不会直接采用二手、三手乃至于九手火箭,所以成本会稍微高一些。

  但是这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最初的几次发射必须要对火箭的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测试。

  为了让可回收火箭赶上在97年之内进行第一次实验性质的发射,各个系统的人都是拼了命的往前赶进度。

  整个系统之中最为关键,也是最为困难的,就是一级火箭的推进系统。

  采用了十一台YF-110液氧煤油发动机的一级火箭推进系统,在这个时代的火箭工程师们看起来,基本属于是怪物级别的难度。

  要知道,在这之前国内还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复杂推进系统。

  因为这款火箭只有两级结构,作为最主要推进力来源的一级火箭要求极高,而国内之前普遍采用的都是三级火箭系统。

  三级火箭系统相较于二级火箭结构来说,具有更强的冗余能力,能够更加方便的调整火箭在飞行过程之中的姿态。

  但是三级火箭相对的在整体结构上会更加的复杂一些,不过在每一级的推进系统之上会是更加的简单一些,毕竟每一级需要推进的高度更低一些。

  尤其是这个时候普遍采用的火箭,每一级的火箭发动机从来没有这么多过。

  就以不久之前刚刚发射的长三乙火箭为例,它的一级火箭就是采用了四台YF-31C型液体火箭发动机。

  虽然同时采用了四台运用YF-25火箭发动机的助推器,但是因为是采用的捆绑形式,实际上难度要更小一些。

  毕竟在长三乙火箭发射的时候,一级火箭的四台YF-21C液体发动机和四台助推器是在同一时间进行点火。

  而新开发的可回收火箭的十一台火箭发动机,因为要考虑到回收功能,那么在回收的时候必然要打开其中的一部分火箭发动机,让一级火箭能够进行减速降落。

  这就要求新型的可回收火箭的十一台发动机,能够进行分别控制,分次点火。

  这对于整个一级火箭推进系统的设计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之前的火箭设计难度相比,一个好像是登泰山,一个却是要登上珠穆拉玛峰一样。

  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星扬才安排了这次的多台火箭发动机联动试验,测试一下发动机在分别运行时的相互影响。

  测试的发动机联动数量,从两台一路增加到十一台,也是为了逐渐摸索他们之间的影响。

  这也是为了日后推出不同推力大小,不同轨道运载能力的各种型号做准备。

  毕竟不可能每一次都采用大推力的火箭,有时候在一些商业发射任务上,也需要一些小推力、成本低的火箭。

  比如只有四台YF-110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一级火箭推进系统的小推力火箭,整个成本大概只有五百万左右,非常适合用来执行一些小卫星的商业发射任务。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