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章 有没有喜欢的人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2章有没有喜欢的人

  乔治不喜欢木头房子,在他看来,叶卡捷琳宫那种气势恢宏的巴洛克,才符合俄罗斯的形象。

  这其实是不可能的。

  巴洛克好看是好看,但是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最起码不适合海参崴。

  最适合海参崴的还是那种方方正正的筒子楼,成本低廉,适合集中供暖,每一栋房子就是一座坚固的堡垒,敌人如果进入,保管有来无回。

  筒子楼结构虽然简单,成本并不低,需要大量钢筋混凝土,暖气管道和暖气片的消耗同样惊人,至少现在的海参崴做不到。

  直到离开海参崴,志贺一郎都不知道他错在哪里。

  海参崴并非毫无弱点,三五年之内,人口始终是制约海参崴发展的最大瓶颈。

  乔治本以为海参崴的日裔和高裔,加上俄罗斯发配到海参崴的囚犯,足够满足海参崴矿场的消耗了。

  实际上远不是这么回事儿。

  海参崴开始挖矿,满打满算才两年,矿工的消耗速度,却已经到了矿场不得不保障矿洞安全的程度。

  从清帝国输入的劳工,乔治不舍得派去挖矿。

  米哈伊尔有思路。

  清帝国的华工不能送去挖矿,高丽和日本的工人总可以吧。

  为了保证矿厂的产量,可以跟上海参崴发展的需要,米哈伊尔就开始输入高丽劳工和日本劳工。

  去年年内,至少有2000名高丽劳工,和6000名日本劳工抵达海参崴。

  志贺一郎如果拿这个威胁乔治,乔治就要再三权衡了。

  乔治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是圣诞节前夕。

  米哈伊尔不得不坦白。

  海参崴的矿场,工作条件无比恶劣,6000日本劳工在抵达海参崴的半年内,损失几达三分之一。

  圣诞节之后不久就是春节,按照海参崴和日本劳工签订的协议,这些日本劳工是要返回日本过春节的。

  米哈伊尔现在却不敢放人走,消息如果传出,别说从高丽和日本雇佣劳工,从清国输入劳工都会受到影响。

  “一年死三分之一,怎么做到的?”乔治是真不知道这件事,否则乔治绝不会坐视不管。

  这个坐视不管,当然也不是把日本劳工供起来。

  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最起码也要为矿厂提供最基本的劳动保护。

  虽然乔治没有亲眼目睹,但是半年内损失三分之一,乔治也能想象出日裔劳工的工作环境是多么恶劣。

  “事故、意外、疾病,还有人因为逃走被警卫击毙。”米哈伊尔不敢抬头,估计没说实话。

  至少有所保留。

  “我和亨利商量,亨利的意思是您可以给日本政府发一张协调函,将这些人全部归类为失踪,不知道去哪儿了,找不到了——”米哈伊尔比乔治还横。

  亨利死死盯着天花板,一个子也不说。

  “什么协调函?”乔治态度坚决。

  “就是——”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