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帮你抓间谍_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寇的张雨亭。

  大头的追加订单还没过来,布鲁西诺夫又向乔治汇报了一个新情况。

  法国人没钱,乔治可以借。

  这17个人里,16个是王公贵族或内阁、军机处以及部院大臣,仅大头一人为地方官员。

  大头希望乔治能帮助清帝国筹建一座可以生产重机枪,以及火炮的现代化兵工厂。

  立宪固然是好事,但各地反响并不及清帝国预期,根源还是在于甲午战争和辛丑战争。

  这也就大头不好意思跟乔治对骂。

  大头苦笑,有钱修园子,没钱买军舰,这在清帝国是常态。

  上辈子日据时期,张雨亭因拒绝日本在“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要求,被村冈长太郎用炸药炸死。

  日本在清帝国的机构,不止东亚同文书院,还有其他研究机构和商业机构。

  清帝国为预备立宪,任命17名官员负责编篡官制。

  大头做事也很绝。

  这两场战争最严重的后果是,使清帝国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暴露无遗,清帝国成立陆军部是为了收回军权,但是这个决定几乎遭到全国所有督抚的反对,导致陆军部形同摆设。

  “只要机枪和火炮,不要战车和军舰?”

  清帝国不行。

  在这个过程中,隶属于盛京将军下辖的第五营脱颖而出。

  张雨亭啊——

  乔治很高兴。

  大头是老朋友嘛,照顾阿穆尔的生意,乔治多少得打个折送点东西什么的。

  日本势大的时候,就算发现东亚同文书院的不轨之举,迫于日本压力,清帝国多半也不敢动东亚同文书院。

  大头怒极反笑。

  乔治留了个心眼儿,没敢把所有军队全部撤走,以护路名义,保留了一支铁路警察。

  这也正常,乔治笑问大头的时候,甚至都忘记了俄罗斯帝国在三大舰队被全歼之后,也同样没能力重建海军——

  大头满脸震惊,不知道日本人对清帝国的渗透居然是如此的处心积虑。

  “好!好!好!好个东亚同文书院!”

  乔治给大头准备的还有礼物。

  现在总有钱了吧。

  叠加甲午战争后的赔款,清帝国实在是没能力重建北洋舰队。

  除达里尼之外,俄罗斯帝国在关东地区还保留的,只剩相关产业和铁路。

  立宪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缓和清帝国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安抚地方督抚。

  乔治不知道大头会怎么处理东亚同文书院。

  乔治知道另一個时空,清帝国是在1912年覆灭。

  清帝国中央政府也有人来,而且还是乔治的熟人大头。

  这些情报机构现在还在正常运转,乔治不知道清帝国是否掌握相关情况。

  这个时空不好说,万一清帝国提前几年灭亡,乔治找谁要钱去?

  到时候找大头也不好使,他只要敢称帝,也活不了几年。

  玄洋社是1881年成立的,1886年长崎事件后,玄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