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八章_开局一个大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的招式,用灵气催动或是真气催动,威力差距并不明显。但一旦运用灵力施展法术,比之用同样的灵力施展招式,威力便有十倍百倍的差距。

  老太监留给苏信的法术分别是“御物术”与“灵目术”,

  御物术乃是以灵力调动天地之力,隔空取物之法,听起来与擒龙功、控鹤功差不多,却因为有天地之力的配合,威力天差地别。

  苏信以擒龙功隔空从江水中取出一尾鲤鱼便已经被人视为神迹,老太监却能以御物术让苏信飘在空中无法掌握自身。

  苏信细细品味御物术,发现使用方法并不困难,调动灵气以特定的经络运转到手上,而后并不发出,而是借用手上灵气感应身周天地之间的灵力,不多时只觉得自己周围三尺之内的天地莫名对自己有了一丝亲近之感,即使用眼看,也能察觉到一切风吹草动。

  苏信玩心大起,心思一动,脚边一颗石子缓缓飘起,苏信要石子往左,石子便往左,要石子往右,石子便往右,虽然在空中那石子颤颤巍巍极不稳定,却仍旧随着心意转动。

  苏信散了灵气,石子‘啪’的一声落在地上,他看着地上那颗石子,只觉得欣喜若狂。

  擒龙功自然也能将石子控在空中,一些指法更是能够使得一颗平平无奇的石子发挥出莫大威力,但又有什么武功能让石子顺着自己的心意随意而动呢?

  催动御物术,并不需要时刻转变经脉内真气,不断改换方向,只需要以自身灵气与天地之力结合之后,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心意一动,便能将所御之物任意操控。

  苏信闭目感受体内灵气,发现先前一番试探,只不过消耗了一点儿灵气,比之擒龙功不知少耗费多少。

  以更小的代价换来更大的效果,这便是灵气与法术之妙。

  之后苏信又试着以御物术操控身边一颗柳树的枝条,使之随风而动,轻轻拂过一只麻雀的头顶,那麻雀惊叫一声,跳到一旁,歪着头看着那个弯成一个圈的柳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半晌方才一震翅膀,展翅欲飞。

  苏信轻笑一声,心念一动,麻雀身旁的几条柳枝忽然如同灵巧长蛇盘曲纠缠起来,顷刻间围成一个圆球,将已经振翅飞起的麻雀困在其中。

  麻雀发现自己被柳枝困住,连连惊叫,左冲右突,却无论如何也装不开柳枝球。

  苏信散去灵力,柳枝球散开,麻雀匆忙飞走,半天不敢再落在柳树上。

  苏信见此,只觉得如获至宝,见小康他们还未回来,静下心来去研究另一门法术“灵目术”。

  灵目术与御物术不同,并非调动天地之力,而是以灵力淬炼双目,使之能够看破一些浅薄的幻术、障眼法之类的伎俩。

  苏信按照老太监提供的方式将一道灵气分成两份,分别化入双目,初时只觉得眼部暖洋洋的,如同身体泡在温暖里一样,灵气缓缓融入双眼,眼部渐渐胀痛,却是灵气遍布眼球之后,正在缓缓疏通眼部一些隐秘的细小经脉。

  过了半晌,苏信只觉得眼中胀痛变为刺痛,慌忙散去剩余的一点儿灵气,眼中却已经布满血丝。

  他心中一惊,才想起来老太监的心得中似乎说过“灵目术”练成需要六六三十六天,每日以灵气滋养双目,徐徐图之方才有成。

  苏信知道自己贪图求成,险些伤了眼睛,心中一颤,方才明白修行之中潜藏的危险比之练武更要多出许多。

  练武练错或是练岔气,大不了及时修正,最多也就是散功重修。

  可修行中只要搞错一点儿,便与练武时的走火入魔一般可怕,若非他谨慎天性,只是用一道灵气尝试,而是将所有灵气全部涌入双目,恐怕眼睛就要因此废掉。

  苏信心中略有些惊慌未定,摇摇头不再演练法术,向四周望望,见此时太阳就要下山,胡从心二人还未回来,心中不由得有些担忧和气恼。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