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08章 南京、南京_佣兵192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族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而且,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悲壮惨烈的淞沪会战,其背后带来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是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抵抗到底的精气神所在。

  所以,在战争的初期,中国必然要有这样一场宣示我们奋勇抵抗血性,和不惜牺牲决心的悲壮一战。

  这是一个民族不甘被欺压和凌辱,向全世界发出的一句怒吼,是全国人民为抗击外敌而筑成的第一道,将会在历史丰碑上烁烁生辉的血肉长城。

  此战必打,也不得不打。

  只是,这场惨烈之战不应该在上海,而是要在南京,在中华民-国的首都,在一个国家主权的中心象征城市,在后世历史上被残暴的鬼子屠杀了三十万中国军民的这座城市。

  “你……你之前的一系列策略,其实最后的目的就是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南京城来,然后就在城市中,跟日军逐街逐巷的争夺、坚守,直到战至最后一人。”校长很快收敛了激动的情绪,有些涩然地说道。

  “是的,南京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的阵地,每一栋建筑都是我们的工事,我们可以在战前几年之内,将南京城的下水道不断扩建,变成四通八达的地下交通网,储备物资,在地图上规划出各条防御线,甚至还可以在城市的主要通道都规划出爆破点,战争一旦开始,就埋设大量的炸药,等着鬼子进城。”周文不假思索地说道。

  到了这时,校长也完全明白了周文的战略构想,而且心中也开始有些动摇。

  作为一个资深的政治家和国家首脑,他当然明白,中日之战爆发的初期,中国方面很有可能是抵挡不住日军进攻的势头的,这也才有了用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构想。

  但在战场表现上,那就是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丢失大量的国土。

  你想想,如果战争爆发后,报纸上一直在报导的是国军退守哪里哪里,而哪里哪里又被日军占领的消息,全国民众的心理和军队的士气会遭受何等程度的打击?

  本来万众一心的全民抗战精神和同仇敌忾的抗战决心必然就会动摇。

  所以,在战争初期还是要通过几次战役的胜利来鼓舞人心,通过大规模的血战和死战,来激发全民族抗战的决心,同时也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和进攻势头。

  这才有了后世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徐州会战等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大规模战役。

  校长也知道,由于民国的现状,这种决定一个民族精气神的精神之战,不可能放在北方打,只能是在自己精锐主力能够短时间就部署到位的地区来打。

  “为什么不是上海?”校长问道。

  “因为上海不是我们的,而南京是。”周文简单的一句回答,却道尽了民国历史的沧桑。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