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13章 MG34机枪_佣兵192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采购几门作为储备。

  还有另一个装备更是重中之重,就是周文望眼欲穿,终于等到它问世的一款在后世也是闻名遐迩的机枪--德国mg-34通用机枪。

  一战后,德国受制于凡尔赛条约,不能制造威力巨大的重机枪。但条约却是难不住聪明又有创造力的德国工程师。

  他们就想,能不能设计一款外表看上去是轻机枪,但是架上更坚固稳定的三脚架后就能提供不亚于重机枪火力的通用机枪呢?

  于是,从mg13开始,一直到mg30,德国莱茵金属的工程师们设计和衍生了很多型号的准通用机枪。一直到了1933年,德国天才枪械设计师路易斯·施坦格尔与海因里希·沃尔默,在参与设计了mg13、mg29、mg30等轻机枪的经验和基础上,共同设计完成了mg34通用机枪。

  客观来件,mg34通用机枪是一流的面杀伤武器,它的出现对于战术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该枪质量相对较轻,只有12千克多一点,使用弹链或弹鼓供弹。

  请记住,这个时期能够使用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就仅此一家别无分号。

  弹链供弹就意味着火力的持续时间更长,威力也更大,只要枪管承受得住,理论上是可以扣住扳机就只管打,不用管子弹够不够的问题。

  mg34作轻机枪使用时,两脚架固定在机枪枪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机枪使用时,机枪可安装在轻型三脚架、高射双联托架式枪座或折叠式高射支柱上。还可以安装在摩托车、坦克和半履带车辆上,作高射机枪使用时也能够对飞机造成一定威胁,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通用机枪。

  该枪理论射速为每分钟800~900发,战斗射速可达每分钟1000-1200发;展开两脚架上射击时,有效射程800米,安装在三脚架上射击时,有效射程1800米。

  而且mg34还继承了mg13的很多优点,比如射击精度、比如可以调节射速、比如半月形扳机上下两个凹槽分别代表点射和连发等精巧的设计。

  这款机枪还有几个闪光点,一个是可以方便地在轻、重、高射机枪之间转换;还有就是采用开放式金属弹链供弹,既可用50发/75发弹鼓(弹链置于弹鼓内),又可将单个弹链连接使用250—300发弹箱。

  这里还要提一下德国人的精细之处,就是将弹链改为金属弹链并制式化。

  所谓制式化,就是所有机枪的弹链都是以50发为标准,然后能够进行联接,变成50的倍数,这样就方便携带和轻重机枪的转换。

  还有一个关键是,mg34机枪左右供弹都可以,在任何环境、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装弹开枪,战场适应性非常强。

  机枪枪管采用气冷散热,一旦枪管过热可以快速更换枪管,只需倾斜枪身扳动杠杆,枪管就会弹脱,不必用手接触炽热的枪管,可保持射击的连续性;

  最重要的改革是,mg34可以发挥重机枪的作用,但一改重机枪的笨重,带三脚架全枪重不及马克沁重机枪的40%;主要零部件都很容易装卸,操作保养简单等等。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