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89章 校长的心思_佣兵192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来个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但他没料到的是,这次大比武胜利带来的影响却是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

  现在比武已经过去了三天,但全国报纸的报导热度却丝毫不减,而且爱国学生和民间百姓庆祝胜利的游行依然每天都举行,甚至就连军委会召开的会议上,那些将军大佬们还在津津乐道,好像不说两句跟比武有关的事情就会显得孤陋寡闻、跟不上潮流一般。

  而校长却是在其中感觉到了一丝不妥。

  提升国家形象和国民心气当然是好的,但是过犹不及啊!

  站在他的角度,看到华夏国民就如同过节一样欢庆胜利,就会想,在日本国内又会是怎样一番情绪?

  在这个校长的内心深处,对日本人是相当的忌惮和小心。他唯恐此次比武带来的巨大影响让日本人恼羞成怒,弄不好再生出如长城抗战这类的事端出来,那就又要开始头疼了。

  他自认现在正是卧薪尝胆,低调发展的时候,没必要过于触怒日本人。

  因为他的军队编练计划目前执行得非常顺利。

  在经费得到一定保障的情况下,中央军已经有6个师换装德械并初步完成了训练工作,而且马上又有6个师的德械装备运到中国。到了年底,他手上就会有12个初步完成整编的德械师,而且明年计划还能换装12个师。

  也就是说,到了1936年的年底,中央军就会有24个齐装满员的德械师。

  而再往后推算,中日战争只要延后一年,他都会多出几个德械师出来,手上的底气也就更足。

  所以他现在反而开始患得患失起来,生怕这次比武胜利的巨大影响引起日本方面的不满,万一提前发动战争,自己可还没准备好啊!

  其实校长还没意识到,后者是意识到了但是心里不愿承认。那就是在他内心深处是惧怕日本人的,而且非常不情愿跟日本开战。

  他不知道的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装备固然也很重要,但是国家决策者以及国人的勇气和决心才是最重要的。

  要说准备,什么时候才叫准备好?

  你有了24个德械师觉得不够,那么如果是翻了一倍,48个德械师就能保证战胜日本了吗?

  有了德械师,是不是又考虑到空军不行,还要时间发展空军。然后海军更弱,是不是再花个几十年发展海军?

  而且战争的爆发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你想不发动它就不会发动。

  当双方的矛盾都激化到一定程度后,也许你就是多看了别人一眼,或者是你不经意放了个屁,都有可能成为一场冲突的导火-索。

  所谓越是怕黑就越容易见鬼。

  当然,校长可不会承认自己缺乏自信和勇气。他现在就是担心这件事会引起日本人的极度不满,所以就要想办法给国人降降温,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由国府控制的几家报社。

  所以他今天就将自己的智囊兼侍从室二处主任陈先生叫了来,要他拿出个办法来,让全国的各大报纸都转移一下报导内容,别一个个的都跟着起哄。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