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2 女博士的窘境(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一组会的地点变更为了材一三楼的大会议室。

  这回是几个本科生也一同参加,加上魏兴思一共有14人,看起来浩浩荡荡的。

  魏兴思首先在众人面前公布了一个好消息:“恭喜陈婉清的AM文章接受,这是4000块钱奖金。”

  这主要是给几位本科生新成员看的,用“利诱”的方式告诉他们,只要发文章就有奖金拿。

  虽然学姐的文章拖了将近一周的时间,但好在最终并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

  学姐成功发表一篇AM一作文章,也算是完成了自己攻读博士期间一项重要的生涯任务。

  吴菲菲照例首个汇报,她基于噻吩乙胺有机间隔层的二维钙钛矿工作已经完成,文章投出,目标期刊AFM。

  接下来,她打算带着严虎和于娅,继续研究之前和许秋讨论出来的两个方向。

  “ITIC传输层的工作比较好做,只需要按照标准流程把该做的测试表征做一遍就可以了,目前正在有序进行中……”

  从思路上,这个工作有点类似于之前陈婉清在有机光伏标样中用钙钛矿材料做传输层。

  其实就是不同学科之间“交叉”,现在ITIC比较热门,就去蹭一个亮点。

  这样比较好发文章,哪怕发不了AM、JACS,发一篇CM、JMCA级别的文章也是好的。

  关键在于工作量并不大,也不用额外去找亮点。

  如果花一个月的时间能够稳定发一篇弱一区文章,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愿意的,教授都不例外。

  “另外一个直接在二维钙钛矿上面旋涂有机光伏体系的工作,当有机光伏层比较厚的时候,器件性能下降,可能是阻挡了钙钛矿的电荷输运,而当有机层的厚度减薄时,器件性能会略微提升……”

  吴菲菲觉得这里的有机光伏层或许是起到了传输层的作用,不过毕竟是有给体、受体混合的共混层,还是可以将其看为有效层。

  具体怎么解释,她决定和瑞典冯盛东那边联合起来,测一测TAS,看看能不能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出来。

  对一篇文章来说,“优异的性能”或者“好听的故事”两者总得占一样,换句话说,就算器件性能差一些,只要故事讲得好,也是可以发一篇不错的文章。

  段云没有汇报,随着他最后一篇文章投出,现在已经处于近似自由人的状态。

  虽然他平常偶尔也会被派出去处理一些学校相关的事情,但科研工作相关的事情已经基本了结,现在,他只差把投出去的那篇ACSAMI文章处理好,或修改或转投,直至文章接受为止。

  研究生或者博后在毕业/出站离开课题组之前,一般都不会留下已经投出去但还没有被接受的工作。

  一旦留下一个小尾巴,就会比较麻烦。

  不处理的话,那文章也算是“自己的孩子”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