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变迁_城姬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族,起到了“炫富”的作用。

  要知道“世家”的话,最在意的就是田地和人口,一般情况下,不会大规模的卖出田地以及久为附庸的人口,除非……给的实在太多了!

  至于底子不厚,相比于传承、更看重实力的豪族,那就更不用说——除了楚国之外,其他地区的豪族,几代的家产,被楚国新贵们,在这数年、尤其是最近两三年中,轻易的超越。

  更可怕的是,商品流通起来之后,基本就是被割的份儿。

  虽然各地诸侯,积极进口“楚货”依旧是主流,但也渐渐有“有识之士”发现……我们的家底是不是在缩水?

  而且还是求着楚国来令我们的家底缩水?

  各种楚国的军械、盐糖、织锦、粮食等等物资流入己方的同时,己方的金银铜铁、甚至是人口,都在以更快的速度流失。

  一时半会儿,各地诸侯还转不过这个弯儿,不过迟早他们会反应过来——不是楚国收不收税的问题,是我们应该给楚国收税!

  更重要的是,随着楚国的人力越来越宝贵,各地世家也切实感觉到了楚国的“富有”,他们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一个“贱民”拆成骨头、炼出油来,也不应该值这么多才对!

  甚至不仅是其他地区的豪族,连平民都在接受着这一点——楚国的工坊新贵们,开始主动对外宣扬“楚国的生活好啊、真滴好,楚国的生活棒啊、真滴棒”,手段包括且不限于传播“楚地神剧”、“楚地神曲”。

  原本礼部暗中的确养了一批专门在楚国之外,乡野中演出的演出队,然而现在……更多新贵主动拿钱养的演出队、戏曲团出现。

  就为了吸引人口移居——直接将主动来楚国的外地平民“弄”来,可以省下一大笔给当地世家豪族的钱财!

  不过这些“炫富”,也是在“露富”。

  各地世家豪族越不平衡,其他诸侯想要“效楚革新”的阻碍、也就会越小,甚至迟早当地的士族,会逼着他们“效楚革新”!

  当然,“效楚革新”也不是说效、就能效的,且不说其中需要的技术支持,哪怕是楚国现在,都因为自己的人力成本而难受……

  而且落后于楚国的,人力成本哪怕没有楚国这么高,但也会被带动起来的一些,到时增加的人力成本,也会给他们的发展带来巨大掣肘,毕竟楚国的人力再贵,至少楚国也富有,这也是强者恒强的惯性。

  秦宓在和祢衡一同前往江陵,再从江陵继续顺江前往武昌、金陵的路上,也没有放弃沿途观察楚国情况,并且在交谈中尽量打探有用信息。

  期间秦宓也怀疑过,祢衡究竟是来迎接自己,还是背负着气死自己的使命前来的。

  如果真是后者的话,秦宓宁愿楚国派人煮了他……

  祢衡虽然是大阴阳家(大雾),但是并非嘴没有把门的,并没有透露机密给他,真的要说什么,也是七分真、三分假。

  不过在交战后勤投入方面,祢衡的确是实话实说的,毕竟这种事情将来很容易判断,都是楚国的基本信息。

  甚至像是魏国、齐侯,应该早就已经打探到。

  然而秦宓的第一反应是不信——这比没有这些船只、纤夫车的时候,还要高了许多!

  换成是益州府来做,都不需要这么大的开销……

  旁的不说,按照楚国的人力成本标准,一个普通民夫,在武当县的水利工程干上五年,卖足了苦力气、受够了罪,五年之后回乡,至少也是个能一年购置几套新缎子衣服、能顿顿大鱼大肉、能让儿女读书的富户。

  当然,这种“富户”在其他地方,能买得起仆人,在楚国不仅买不了,也请不起……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