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3章.舌尖上的华夏_二次元缔造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拜访。

  打了一下午游戏,吃过晚饭,王旭东坐在客厅,切换到了新闻综合频道。

  这里还在放天气预报。

  王旭东记得,小时候,自己家就是看这个天气预报来知晓第二天的天气状况的,现在大家都有了手机,各种天气软件甚至能告诉你雨什么时候下,什么时候停,再也没人关注新闻之后的天气预报,但这个节目却还是留存了下来。

  天气预报之后,是新春特别节目,一段广告之后,八点整,《舌尖上的华夏》正式开播。

  与《人生一串》片头那种带着些许摇滚风格的现代音乐不一样,《舌尖上的华夏》采用的是传统民族乐器,丝竹管弦之声,与揉面,切菜,烹饪的画面相辉映,颇有一种朴实美好的感觉。

  画面变化,水墨与实景结合,切换,毫无违和感,最后,一幅画卷展开,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款肥瘦相间的肉,肉皮化作芦苇,肥肉则是江水,红色的瘦肉构成了山水的图样,在江水中,一叶扁舟荡漾,一旁,竹筷正要夹起这块肥美的肉,颇有韵味。

  “这是什么?”

  王旭东的父亲临近退休,平常就喜欢看看新闻,对老婆喜欢看的那些爱恨纠葛的家庭伦理剧嗤之以鼻,原本他还想让王旭东换台,可听到音乐,看到片头,却不由得停下了。

  “这是纪录片,嗯,应该是讲美食的。”

  王旭东见父亲有了兴趣,便解释道。

  “吃的还能拍纪录片?”

  他母亲正收拾完碗筷,从厨房出来。

  画面里,正是一片原始森林的模样。

  那是华夏南部,云雾缭绕的群山之间。

  镜头从一位年轻的女性开始切入,两人在松树林间拿着手杖寻觅,为的是寻找一种珍贵的菌类,松茸。

  “松茸属于野生菌中的贵族,在大城市的餐厅里,一份炭烤松茸的价格能达到1600元......”

  “1600?这不就是普通的蘑菇?”

  他母亲惊讶地看着屏幕里,一位厨师正在耐心将松茸放在铁板上香煎,镜头拉近,让刚刚吃饱的王旭东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这是野蘑菇,难买的。”

  王旭东的父亲插嘴道。

  “这蘑菇再野,1600也太贵了吧。”

  王旭东的母亲嘟囔着,却也坐到了沙发上,专心地看起来,或许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蘑菇能卖这么贵。

  接下来,镜头倒是更多放在了采摘松茸的人身上。

  这些人需要依靠步行,在天还没亮的时候深入原始森林,去采摘松茸,还不一定能够采集到,十分辛苦。

  而一支普通的松茸,在产地的收购价是80元,经过简单的处理,就会摇身一变,以700元的价格出现在城市的餐桌上。

  第一段故事的主人公历经辛苦,终于采摘到了品质不错的松茸,收获了属于劳动的果实,这样的剧情简单,却不做作,有一种朴素的美好。

  王旭东的父亲有些出神,自己年轻时候在田里工作,当粮食满仓,或许也是这样的表情吧。

  对华夏的人来说,这种质朴的满足感,是铭刻在基因血脉的,不会因为对象是松茸还是水稻,或者别的什么而改变。

  正是由于千年的农耕文明,因此华夏人才能更能感受到丰收的喜悦,正如这一集的标题,自然的馈赠。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