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王启年的传说_永不解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他的景仰之情犹如滔滔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之水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我立刻回到办公桌前抄起电话拨通组长办公室的专线“组长,我有个想法向你......

  上五章提要:...那些小兵头虽然也会掰故事,但是普通的八岁孩子,在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时。是无法轻易编出386旅独立团这样的组织,更无法轻松编造一个外籍华裔的人名,比如艾达·王。”老爷子这样说完,顿了一顿,我便明白,这是自己的失误之二:表现出了不符合身份的高素质。“最后,你知道我入狱的罪名是什么吗?”“内奸、间谍罪!”“情报这行我做了大半辈子,所以当你用收集情报的目光在校门打量的那个瞬间,我就注意到了你。”一位真正的老间谍!当听完老人家的自述后,我立刻就明白了,自己这次是撞铁板了!......

  上六章提要:......

  展开+

  “我以我从警20多年的专业资格保证,这封信是一个7到9岁之间的小孩子写的。”

  “一个7岁的小孩子能把字写得这么好?写得那么顺畅?写得几乎没有涂抹和修改的痕迹?他是什么,是天才吗?为什么不能是一个成年人伪造的笔迹呢,你到底有没有认真做过鉴定?”

  组长和柳子元刚从桂北省飞回来,又立即组织组员们召开工作会,汇总当前的工作进展情况。

  一开会,沐雨尘就和中联部的谭燎原就目标对象的笔迹鉴定和结论问题争了起来。

  谭燎原是个30多岁的中年汉子,身材魁梧,剃了个大板寸,两道凶眉,单眼皮,小眼睛,大鼻子,五官单个拿出来看还可以,搁在一起就太难看了。长得没有女人缘的坏男人样子也就罢了,平日里还不怎么爱说话,说起话来却能顶死人。

  沐雨尘用力拍着桌上一沓厚厚的标着机密的笔迹鉴定报告,把桌子拍得啪啪响说:

  “我这有4位国内最权威的笔迹鉴定专家出具的鉴定报告,他们得出的结论都是一致和确定的,根据我们提交的样本笔迹,通过科学的检验论证,书写人是一名7至9岁之间的少年儿童,男性的可能性在99以上,而且没有第二个人的笔迹,全部都是他书写的。你要不信,你可以拿去看看。”

  谭燎原也不服气,继续纠缠道:

  “别动不动就拿专家来压人。这信里的笔迹看着就是笔锋老成中带着稚嫩,开笔重,落笔轻,显得气力不足,稍微内行一点的人都能看出像是一个小孩子写的,小孩子就是字写得再好,力气也就那么大,所以一看就看出来了。问题是目前的线索只有那么多,要圈定嫌疑对象,判定年龄和书写习惯就非常重要,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写信的人故意在误导我们,让我们全力去找一个子虚乌有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