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三十七章.深远谋划(上)._摄政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扩张“皇权”,这即是为他自己考虑,也是为子孙后代考虑。

  正因为如此,赵俊臣提出的“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名,让德庆皇帝十分感兴趣,因为这种罪名的出现,让皇帝增加了一种威慑臣子的手段,有利于皇权的增长。

  所以,从本心上讲,德庆皇帝很赞成赵俊臣与霍正源的提议——以“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罪名,维持太子朱和堉对李欣的原判,然后再随便找些借口,免去李欣的牢狱之灾。这样一来,德庆皇帝对李佳敏有了交代,也保住了储君的声望,最重要的是,还形成了一项“先例”,而一旦有了先例,“巨额财产来历不明”就会真正成为一项罪名,今后德庆皇帝就可以挥舞着这根“大棒”威胁朝廷百官了!

  但是,鲍文杰的观点也很有道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罪名一旦出现,百官一定会人心惶恐,也一定会出现反弹,到时候朝廷局势就会不稳,这是德庆皇帝绝不愿意看到了。

  所以,德庆皇帝不免有些犹豫,对于霍正源与鲍文杰的争执,也迟迟没有表态。

  *

  最终,就在鲍文杰与霍正源的辩论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德庆皇帝突然挥手,打断了两人的激辩,并将目光转向赵俊臣,问道:“俊臣,朕认为霍大学士与鲍侍郎的说法都各有道理,只是这个‘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罪名,终究是由你提出来的,朕还是想听听你的看法。”

  赵俊臣微微垂首,平静的说道:“陛下,事到如今,案情已经很明显了,李欣确实无罪,也确实是太子殿下当初错判了案件……当然,这件事也不能怪太子殿下,当初留给太子殿下的审案时候确实有些紧促,厂卫们也是欺上瞒下、误导了太子的判断,所以太子殿下出现了些许疏漏,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并示意赵俊臣继续讲下去。

  赵俊臣继续说道:“臣冒昧揣测圣心,认为陛下您这次派臣等复查此案,是不忍心忠臣蒙难,想弥补这个疏漏、并为李欣平反,但如此一来,太子的声望就会受损,所以局面就有些进退两难了。然而,臣认为,因为南巡前后的一些事情,太子殿下的声望已经出现了一些损失,现在绝不能再有波折了,否则太子殿下的声望在短时间内连连受损,所产生的影响实在是难以估量,所以太子殿下当初的判决必须要维持!这既是前提、也是底线!”

  听赵俊臣这么说,德庆皇帝再次点头,表示赞同。

  另一边,鲍文杰的神色也是微微一变,显然他之前只是孤立的看待这件事情,如今听到赵俊臣的提醒,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是啊,因为南巡前后的一些事情,太子的声望已经接连受损,如今确实不能再有波折了。

  想到这里,鲍文杰原本的立场也有些动摇了。

  同时,赵俊臣又说道:“不过,李欣为官期间,确实没有任何把柄,想要维持太子殿下的原判,也需要一个理由,所以臣才想到了‘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罪名。这既可以维持了太子殿下的原判,也让陛下您有了充足理由减免李欣的刑罚,当然,鲍大人的顾虑也有道理,这项罪名一旦提出,必然会引起百官担忧,但依臣看来,只要换一种说法,就不会有麻烦了。”

  ……

  PS:工作上的原因,这几天一直没有没时间更新,现在恢复,且明天会有爆发。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