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 尘埃落定_大明皇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烟云小说】输入地址:

  时间来到了永乐二年夏四月一日,朱棣下旨设置东宫官员。

  二日,僧人道衍任太子少师,改姓姚,赐名广孝也就是后来著名的——黑衣宰相。

  三日,立长子高炽为皇太子,封高煦汉王、高燧赵王。

  最终,困扰了大明近两年之久的册立太子一事,终于尘埃落定了,大部分人的心里都松了口气,国本定了。

  朱高煦也是松了口气,自己离开京城的日子不远了,而且据说这段时间,朱高燧府上购买茶杯茶具的数量激增,让他乐了好久。

  只是朱高煦没有料到的是,朱棣并没有让他立马就国云南,考虑到朱高煦需要督建大明皇家军工厂、火器试验部队之事,朱棣特许其暂留京师,事毕之后再行前往云南就藩,并命有司在云南昆明为他建造汉王府!

  更是让朱高煦总督整个云南军政大事,也就是说以后整个云南,就是朱高煦一个人说的算了,一应大小之事到时只要知会朝廷就行了,地位堪比之前的燕王府。

  朱高煦知道,这些都是对自己功劳的奖赏,只是有点大啊!他第一时间就上书请求皇上收回这项命令,但是却被朱棣第一时间给驳回了,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了,也不知道皇帝老子咋想的。

  估计会有人疑惑,为何朱棣有了自己这个例子,还会给朱高煦这么大的权利?

  其实不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都是自认雄才大略之主,虽然也的确是!

  而这种自我认知伴随的就是自负,认为即便就是这样,也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中,他们对自己的判断是毫无理由的偏执,看来偏执的确是成就一番伟业的潜质之一。

  朱元璋的想法就是肉烂在锅里,即使出了变故,这个天下还是姓朱!朱棣也同样觉得自己有生之年,绝对是能够掌握整个大明,就是这么自负,他们都是一类人。

  而且这个时期的云南穷啊,远没有当时他燕王府的威风,就算有了异心,也没那实力。扪心自问把朱棣自己放到云南的话,想要靖难成功,基本上是没可能的。

  纵观上下五千年,南方造反,有几次北伐成功的呢?而且还是那些富庶之地,远不是云南这种穷乡僻壤可比。

  想必这也是朱棣把朱高煦封到云南的原因之一,断绝了他死后朱高煦造反的可能,这样就能够让他一生富贵了。

  真是可怜天下老父亲啊!

  再说此时云南一直边患未定,没有大权在握的话,也是不方便履行守土之责,此时的云南更是一直需要内地的支援的。

  朱高煦最后的恶意猜测就是,由于西平侯沐晟在靖难的时候,并没有站在朱棣这一边,成功之后考虑到沐家在云南的影响力,朱棣不得不让他重回云南镇守。

  这次朱高煦封国云南,未必没有打压他的意思,就变相的把整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