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4 韦公爷连夜拜见林小玉】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每日的工作量是按照他勤于政务的工作态度。

  按照他理政的才能和自身的意志品格来设定的。

  他的子孙虽然日后也姓朱,但这种能力和品格是不能遗传的。

  历史表明,一个王朝越是到最后,成长于深宫之中的皇帝往往是有些退化的。

  并且废除宰相后,皇权至高无上。

  如果君主昏聩无能,荒怠朝政,很难有一股力量给予纠正。

  因此,明太祖虽然严禁宦官干政。

  但明朝宦官势力的崛起,恰恰是在洪武朝便埋下了隐患。

  明太祖驾崩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朱允炆是一位受到过良好儒家教育的君主。

  其为人温文尔雅,颇有仁君之容。

  因此,他对于宦官的态度也是和正统儒家的观点,和他的祖父一样,认为宦官只是下人,必须要严加管束。

  但在靖难之役中,在建文帝身边备受管束的宦官成为了朱棣的情报来源。

  朱棣因此掌握了京城的虚实,方才一举成功。

  而朱棣原本王府中的宦官们也多随他一同参战,并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此,等到朱棣登上了皇位后,便认为宦官们忠于自己,将其视为心腹,对宦官也多加委任,如监军、出使等职。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对大臣们进行监视,明成祖时设立东厂,由皇帝身边的亲信太监掌握。

  东厂的设立,标志着明朝宦官势力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为明朝宦官问题的开端。

  朱元璋以自身为标准所设立的这一套体制,在朱棣以后的明朝皇帝身上开始难以运行起来。

  首先,废除宰相,权力开始归于内阁,内阁在处理朝廷大事时,是通过票拟制度。

  正常来说,内阁将政务统一意见,处理妥当。

  然后交给皇帝审批,皇帝认为同意,便朱批下发。

  但永乐以后的皇帝往往没有其祖宗们的工作能力,因此产生了“凡每日奏文书,自御笔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的情况,产生了大臣们受制于宦官的奇葩局面。

  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朱瞻基时,更是严重违背了明太祖不准宦官读书写字的祖训。

  在宫中设立了“内书堂”,专门教宦官读书认字。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教宦官读书认字,可谓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使得太监们不光有了权力,还有了对付大臣们的智谋。

  明朝的宦官有二十四个衙门,每个衙门里宦官们的首领被称之为太监。

  在这二十四个衙门之中,司礼监和御马监是权力最大的两个。

  司礼监专管内外奏章,御马监专管皇帝兵符。

  宣德时,产生了司礼监秉笔太监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务,他们一个负责提皇帝代笔批红,一个负责盖章。

  这两个职务可谓位高权重,凡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权监都出自于此。

  到了明英宗时,太监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