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六十二章 麻烦中的建议使者!_我在手术室打怪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打开肌肉层,开始往里面深入!

  但就在这个时候,陆成又看到了一连串的加号冒了起来。

  “+100!”

  “+95!”

  “+92!”

  赫然是之前流动的脓腔,在增加着生命值的同时,又把感染给扩了开。

  感染啊,外科医生的噩梦……

  感染,可以这么讲,即便是靠着感染吃饭的感染外科,都把它当作噩梦。

  感染外科的专科就是做这一块的,但是手术后的再发感染,仍然让很多教授十分头疼。而其他外科专科的病人感染,则是会给每个主刀医生带来非常多的麻烦,至少要为感染病人的后续手术少那么百十来根头发。

  少着少着,就可能这么秃了。

  若能不碰感染的病人,绝对不会碰。即便是湘雅系统的三个医院,除非是有人刻意打招呼,否则的话,从下级医院转上来的感染病人,百分之九十九都会将病人打回原来的地方喊给他之前做手术的病人再去清创。

  剩下的百分之一就是那种特殊的病人,能够让教授们产生兴趣的,才会直接留下来。

  接手别人的感染病人,就是给别人擦屁股,而且吃力还不一定讨好,谁会这么傻呢?

  不过现在的手术既然开始了,那么就得好好做。

  李东山本身就是创伤专科出身的,一辈子接触的感染病人都至少一千个以上了。所以他非常清楚外科感染后病人的治疗原则。

  第一,找到感染菌,找到敏感的抗生素,这个是重中之重,甚至比手术还要重要一些。

  在没有找到感染菌与敏感抗生素之前,手术这回事提都不要提。不过这一点在看病历的过程中,李东山已经找到了,否则的话,后面的事情就不要论了。

  第二,就是彻底的清创。一定是要彻底的清创,才能够最大可能的消除二次感染,然后二次再彻底清创,直到感染完全消失。

  第三就是足量,适量的抗生素使用与修改。

  感染病人的治疗原则,手术只是占了三分之一不到,甚至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分量。抗生素的调整和使用方式,才是最主要的。

  这也是李东山愿意在自己科室做,而不太愿意在下面医院做感染的原因。一个教授能够治疗好感染,绝对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技术有多么高超。

  接着李东山继续暴露到了骨折端的时候,才微微松了一口气,好在是骨髓腔里面是产生了闭合死腔,否则的话,感染沿着骨髓腔大量的迁移,啧啧啊。

  那难度就是再次提升了好多倍。

  骨髓炎,那又是创伤外科的另外一道难题了,再加上骨不连这块硬骨头,狗都懒得啃。

  “再拿培养管过来,送一次快速镜检,找一下脓细胞,再送一管细菌培养。”

  在确定了骨髓炎是局限性的之后,李东山才把第二管培养的脓液送出去。

  这也是感染病人治疗极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