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三章:别出机杼易币制(四)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为何首先泛滥于江淮之扬州?”

  “难道是因为南人奸猾?”阿史那雯霞并未思索,随口猜道。

  “雯霞姐姐,古之圣贤或言人性本善、或云人性为恶,然究其实,人之本性乃趋利避害,并无善恶可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习俗或有不同,人性并无区别。所谓南人奸猾,不过是世人谬传,岂可信也?”王霨从来都对地域歧视深恶痛绝。

  “趋利避害!”阿伊腾格娜连连点头:“小郎君此言入木三分,寥寥四字却可囊括世间百态。”

  “霨弟,是吾失言了。”阿史那雯霞诚心诚意肃拜道歉道。她低头的瞬间,王霨黑亮的双眼恰好对上阿史那霄云微微上翘的凤眸,两人会心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雯霞姐姐,恶钱滥觞于扬州,实因广陵当南北大冲,万商云集、富甲天下。商贾交易,定需大量钱币。然朝廷铸币工坊,多在关中、河洛一带,江淮之地官铸钱币不敷其用,私铸及恶钱自然大

  行其道。”阿史那雯霞抬起头后,王霨解释道。

  “朝廷在江淮多铸点铜币不就得了。”阿史那雯霞有些不解。

  “姐姐,铜贵钱小,铸币耗费过多,故而朝堂上下均无意多铸币。”阿史那霁昂见姐姐半天不得其要,忍不住嚷嚷道。

  “要你多嘴!”阿史那雯霞一挥臂,吓得阿史那霁昂急忙抱头躲到一边。

  “昂弟所言不差,朝廷行事,亦近于人,遵趋利避害之道。铸币耗费多而获利少,官府并不热衷。故而民间私铸日增、恶钱随之泛滥。”王霨耐心说道。

  “霨弟,你的意思是不是说,由于庭州银币的面值大,从而使铸币变得有利可图。”阿史那雯霞总算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有利可图倒也算不上。”王霨摇了摇头,见识过纸币和金融泡沫的他当然不会将一点货真价实的“铸币税”放在眼里:“关键是用银币兑换恶钱,可以在不损伤百姓利益的前提下满足商铺交易对钱币的需要,减少市面上对恶钱的依赖。同时,庭州银币的地位经圣人和政事堂承认后,素叶居也就可以渐而投放出更多的银币,彻底斩断恶钱产生的根源。”

  “最近常听人议论,说江南西道和倭国盛产金银,这消息是霨弟有意放出来的吧?”阿史那雯霞经常会乔装打扮,混迹东西二市,对长安居民关注的热点话题十分了解。

  “吾泱泱华夏,有幸屹立天地千年,皆先祖筚路蓝缕、四方开拓之功。今天下虽安,吾辈岂能闭门自守?除了极西之地外,极东烟波浩渺处,仍有广阔世界。若无金银诱之,谁会甘愿忍受长途跋涉之苦?”王霨故意假托王元宝之口,点出倭国富有金银,就是为了刺激大唐万民的开拓之心。

  “霨弟胸藏神鬼莫测之才,所作所为皆利国利民,着实令人钦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