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设伏兵敌我针锋相对_大唐第一杠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师,那李轨绝不是他爸的对手。

  小薛同学彼时自觉考虑的很周全,就没想过万一粱胡郎干不过城外的唐军,也找不到李世民该怎么办?

  天色将晚时,泾水上游,可蓝山河谷中有炊烟升起。

  薛仁杲怕是怎么也想不到,他要找的人会躲在三百里外。

  别看这一波唐军正面的动静挺大,打着一雪前耻的口号,但李世民的目标根本就不是高墌城,而是西北面的薛举大军。

  一旦得知后方有失,后者一准会派军队回援。而有月前浅水原那场大战做参考,很大概率上会先派小股精锐回来暂时性的敷衍,拖住唐军,待收拾了李轨,再掉转枪头南下。

  李世民的目标,便是这些回援的兵马。

  围点打援。

  这是他曾在某杠精的嘴里听过的一个名词,意思是围困敌人必救的重要目标,以此为诱饵来吸引敌人增援,并在半路伏击,以期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一种战役手段。

  说实话,这种不在三十六计当中的战法,初时并不被他在意。

  毕竟是冷兵器时代,无论是信息传播的速度还是所谓的重要目标,都不是那么完美的。况且围城的代价同样巨大,有这闲工夫,直接打下来他不香么?

  但此刻,面对优势和劣势同样明显的西秦,李世民突然发现这种战术用在这里,好像还挺合适的。

  只要对方敢一拨一拨的送,他就有信心全部干掉。而等薛举反应过来不对时,没准他已经干掉对方大半的兵力了。

  一旦瓦解了薛举,陇西不攻自破。

  于是乎,就在屈突通和李靖陈兵高墌城下,切断薛仁杲的粮道,做出围城姿态时,他本人却是带着三千骑兵一路西进,躲在了自会宁南下北地的必经之路上。

  长距离的行军不会离明显的水源太远,过了鸡头山,水源便只有一处。

  “来了!”

  天色擦黑时,李世民刚啃完一只烤野鸡,随着罗士信的低呼,北面便有一道身影自山坡下快马奔来。

  “禀告大王,探马来报,瓦亭水方向傍晚时有炊烟升起,不下百道。按照脚程,最迟明天傍晚,便会抵达此处!”

  随着回禀的校尉话音落下,围坐火边的李世民还未说话,在一旁扒着烤芋头的刘武周就摇了摇头,一脸笃定道:“非是傍晚!某敢断定,对方明日午前定会出现!”

  要说在王仁恭或是老李手下干活的时候,刘武周可不是个话多的人。尤其在上官未说话时,他一般是不发表意见的。

  但今时不同往日了。

  李世民是个喜欢听别人意见的人,手下能人又多。

  刘武周到了才发现,不算柴绍、马三宝、刘文静等名声在外的总管,便是秦琼、罗士信、段雄、丘行恭等人也都不是一般的低阶将校,随口一个点子,他都得琢磨很久。

  原本他还指望和尉迟恭拉个小团体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