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忠臣受戮良言实逆耳_大唐第一杠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应凌敬所请,在旧都乐寿埋下的香饵,自始至终都没人瞧过一眼。

  “大王!臣,臣有罪呀!”

  贝州万春宫,目瞪口呆都不足以形容彼时窦建德与众臣的表情了,根本就是肝胆欲裂。

  二十万大军,非是魏刀儿麾下那种用刀子裹挟的青壮难民,而是他这两年节衣缩食,扣扣搜搜一点点用省下来的钱打造军备武装而成的正规军。

  结果只一战,还没打明白呢,就全没了。

  目下就如何策应,尽可能把溃兵收拢以减少损失的问题,殿内众人几乎要吵翻了天。而因为错误判断导致中线被某赵王轻易占据的凌敬,更是惶惶不安的跪地请罪。

  这怪他吗?

  怪,也不怪。

  当初具体是个怎样的情形,别人不知道,窦建德本人最清楚。与其说李大德封锁沱水是凌敬的错误判断,还不如说是他自己自大轻敌,纵容所至。

  不过一个成熟的中枢机构,讲究有功赏,有过罚。而今某夏王毕竟是神器化身,等闲是不背锅的,也只好委屈凌敬了。

  可就在他心下犹豫之时,背锅侠却自己跳出来了。

  “哼!老夫早就说过,唐军进兵路线如一柄横刀直插高大将军后方腹地,须早做防备!大王不听忠言,妄信小人阿谀!而今战机已失,李唐兵威难当,又如何能解?不若派一使者议和……”

  要说这会儿和李唐议和也不是不行,正如兵书上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不外乎只为达成自己的目的而已,余者皆是手段。

  可这宋正本也不知是尚未从上一次被怼的语境中脱离出来,还是觉得被他说中了别人就得瞧他脸色,提建议的同时还非要再嘲讽两句。

  他本意或许是对凌敬落井下石,却不想这话一出口,却连窦建德本人也给嘲讽了。

  说他“妄信小人以致兵败”,那意思不就是活该吗?

  “狂悖之徒!值此存亡倾覆之际,尔不思报效,竟敢妖言惑寡人军心!禁卫何在?”

  “喏!”

  随着窦建德拍案而起,殿外一队金甲执锐的士兵应声而入。随后就听后者指着宋正本喝道:“把这妄人拖下去,重责三十廷杖!”

  “啊?大王不可……”

  目下在朝堂之中,真心为其谋划的人其实不少,但若论心思玲珑,当属凌敬最是通透。

  可惜再通透的人遇到不讲理的队友也是无奈,都不等他求情的话出口,被禁卫架住的宋正本已是瞪起眼来,喝骂道:“大王罚某,是因某说的都是真话!大王无理,臣又何惧斧钺!”

  “混账!五十!给寡人重责五十!”

  “便是一百又何妨!只求大王肯纳良言!”

  “好!那就一百(破音)!!”

  这已然是毫无逻辑可言的义气之争了。

  不算某赵王曾挨过的那次搞笑廷杖,那些禁卫若真动起手来,就那种三寸见方的包金长杖,寻常人连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