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章 蒲山公兵败走汾水_大唐第一杠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县城,他便已然明了,大家从此刻起就是敌人了。

  对待敌人,他从不手软。

  同样,老李也是。

  指挥官,尤其是有作战经验的指挥官的缺失,一直是各路起义兵马的短板。而像毋端儿麾下这种由难民转变而来的义军,这种短板尤其明显。

  李密自然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并未将手下兵马分散去把守官道或是隘口,而是整体驻扎在城外。向北可驰援龙门关,向东可算作城防的补充。

  这种做法算是充分发挥了他人多的优势,弥补战力上的不足。但有个前提,军队的反应一定要及时。

  而当右骁卫的大军杀出县城,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兵营外时,李密却没能及时出现指挥作战。这对于城西军营内的士兵们来说是极其致命的。

  让这些未经过正经的军事训练又缺少兵器铠甲的士兵自主去面对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和自杀也没什么两样。

  李渊感觉自己都还没用力,骑兵就已在军营中杀了个对穿。对方的临阵反应和军事指挥都是白痴级别的。

  像普遍用以克制骑兵的弓弩齐射、弓箭压制这种战法,流民军根本就不会。而长枪这种预防凿穿的必备兵器更是看都没看到。不少士兵一看到骑兵手中的长弓,竟然下意识的举起了盾牌。

  老李都懒得吐槽了。在这种距离上别说是他,哪怕右骁卫一个普通士兵,说射脚都绝不会射脸上。盾牌有个鸡儿用?

  这样的战斗已经不能算是一边倒了,根本就是迎风倒。

  当李密火急火燎的带兵杀回县城外时,看到的就是城头变幻的战旗和遍布荒野如同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一般撒丫子狂奔的溃兵。

  来不及思考右骁卫是如何在一夜之间跃过黄河和龙门关出现在县城的,李密大吼着命令麾下骑兵拦截溃兵,想要夺回县城。

  龙门县城才是西线成败的关键,只要县城还在他手里,龙门关的得失就不重要。反过来说,一旦县城丢失,隋军便可长驱直入。龙门关就算在己方手中也没用了。

  “停下,都停下!结阵应敌!”

  骑兵擎着令旗奔走呼喝,砍杀着不听号令的溃兵。

  小部分跑路的士兵清醒过来,向李密的战旗下汇聚。然而大部分溃兵一看这架势,却是远远的就掉转方向绕开,继续向西奔逃。完全不考虑西面是黄河的事实。

  右骁卫的前锋已经出现,远远的看到对面的骑兵便停下脚步,开始集结。

  “主公,咱们这点人马不是官军的对手,快逃吧!”

  眼见这么半天收拢起来的溃兵还不足千人,却马上就要面对一看就不好惹的具装铁骑,李密麾下的亲卫统领便急忙劝他跑路。

  其实不用他劝,前者也已经准备跑了。两人的话几乎是首尾相接着出口的。

  “随某撤退!传令下去,走散的自行前往稷山!”

  话音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