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2.重庆惨案(二)_抗战之重生周卫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说,则是幸存者们的说法。但在后世,大部分史学家们多采用万人说。

  周卫国呼出一口气,重庆政府的公信力,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次消耗完的。

  “现在舆论愤怒,民怨沸腾!重庆市民要求严惩凶手!”刘远摇摇头,“恐怕,只会让一部分人辞职了事吧。”

  周卫国想了想,的确,相关人员肯定是被老蒋开了的。但此案的罪魁祸首,说白了,还是日本人。如果不是日本人,百姓们也不会躲到防空洞内,引发这样的后果。

  “该死的,还是日本人。当然,负责卫戍的也该死!”周卫国叹道,“恐怕,这一次,要平息民怨,还是有些困难的。”

  ……

  在社会舆论的强烈要求下,蒋委员长命令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国民参政会主席张伯芩、重庆市临时参议会议长康心如组成“大隧道窒息惨案审查委员会”,对惨案进行调查。此后陪都空袭救护委员会称死亡人数的登记编号始终没有超过650人。6月10日,除救出未受伤者一千余人不计外,共死亡827人,重伤165人,称大隧道惨案“死亡992人,重伤151人”。

  此数据一出,舆论更是沸腾。

  在象征性的惩办了相关责任人后,国民政府又加强了对消息和报道的管制,特别掩盖了伤亡人数的真相,据惨案发生后不久到实地采访的《新民报》记者陈理源说:“就我亲到尸骸累累的出事地区和向附近居民了解的情况来说,也深感该部难免有‘以多报少’的行为。”

  ……

  重庆,老蒋的脸色很难看,隧道惨案让当局有些难以应付。

  “伤亡到底有多少?”老蒋看着戴笠。

  戴笠沉默了一会儿,这种时候,该如何报这个数字?随即内心暗叹,到了委员长这里,该报的,应该报真实数据才是,“约有数千人。”

  “数千人?数千人是多少人?”老蒋也是生气,刘峙是他的得力干将,任重庆卫戍总司令兼防空总司令,出了这档子事儿,刘峙的位置肯定是保不住了。“下令免去刘峙的重庆防空司令职,该职由重庆宪兵司令贺国光兼任;重庆防空副司令胡伯翰撤职留任,隧道工程处处长吴国柄撤职,副处长谢元模记大过两次;重庆市长吴国帧撤职留任。”

  “是!”戴笠松口气,这样,也算是对民众有一个交代了。

  然后一琢磨,刘峙还是重庆卫戍总司令,只不过是把防空总司令的位置撸了。

  ……

  “做得好!这些人就该全都撤职!枪毙!”面对老蒋的处置,百姓们的愤怒也终归是少了一些。

  “还不够,这群人应该枪毙!”

  “对这群官迷来说,撤了他们的官,应该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卫戍总司令不也是刘峙吗?”

  “委员长只撤了他防空司令的位置?”

  “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欺骗我们吗?”

  “没错!”

  ……

  济南,刘远看着电报,内心凄然,“这就,处置结束了?”

  周卫国点点头,“不然还能怎么办?”

  刘远默然。是啊,还能怎么办呢?他又不是委员长,他当然觉得不够。

  周卫国叹气,这件事,还真的没有办法。重庆当局要掩盖,要遮羞,自然从上到下都要掩盖,遮羞。他记得,他曾经看到过资料,关于通风设备,在较场口大隧道内4月中旬安装好了电动通风机,1941年6月3日试验开车,约定6月5日下14:00—17:00验收,但厂方直等到警报发出前半小时,防空部谢元模也没有出现。谢元模解释:“因本人非电器专家,原约定电灯厂工程师同往验收,因该人未到,故未往验收。”但真正原因是防空部没有给军政部贿赂,军政部拒绝验收,机器竟不敢启用任其闲置。造成防空洞质量缺陷的另一个原因是经费不足和挪用。

  总之,各方面问题都很大。

  这样的当局,周卫国叹气,当真是,不破而不能立了。

  佰度搜索噺八壹中文網м.无广告词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