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御前升帐_大明太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鬼天气咱们都知道,眼下三月,他们才刚从天寒地冻中活着撑过来,可来不及备粮、备军械。”

  “打就要打个措手不及,打个兵贵神速。”

  徐达话讲完,环顾一圈见没人反驳,便又看向朱元璋。

  后者点头:“魏国公说的有道理,打就要打纳哈出一个措手不及,这事就这么定了。”

  殿中自然有承旨官,随着朱元璋话音落下,马上草拟出一份军令呈递到朱元璋面前。

  尚宝局司丞(前身就是符宝郎,管玉玺和金印)恭呈金印,朱元璋看了一眼便加盖上去。

  这金印的前身是大都督印,朱元璋拆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这大都督印便收到了宫里。

  玉玺代表皇权,金印就是军权。

  军令自然要盖金印。

  承旨接过军令,下了阶便直奔陈云甫,将圣旨双手捧起。

  陈云甫起先还有点懵,而后马上明白过来。

  自己可是通政使,上传下达,军政皆出于手。

  遂连忙双手接过转身奔出殿阁,于外高呼一声。

  “上令!”

  因为今日朱元璋御前升帐,所以武英殿外站了数百人,除了有甲胄严明的大汉将军,也有一身官袍的通政使司文书,闻听此言,马上便有一个文书脚步匆匆跑过来,拾级而上,在陈云甫面前站住。

  弯腰俯首,双手的食指与中指并拢,外加上一个拇指,三指向上做出一个半圆。

  陈云甫将军令帛书卷好,放到这名文书双手中。

  “上令,立刻遣人送往北平宋国公帅帐。”

  “是。”文书膺了命后问道:“请通政使示下,沿途驿站报几百里加急?”

  我好像忘了问?

  陈云甫也被问愣住,可现在自己转身再去请示就有点不像样了,赶忙绞尽脑汁的去想。

  上一次西南报捷是多少来着?

  对,六百里!

  “就报六百里加急。”

  文书不复多言,转身提袍,快步跑下殿前台阶。

  交代下去这份差事后,陈云甫便又转身回到武英殿,继续肃立一边,安静听着。

  “阿速哈剌儿和伯颜忽里两部现在也在北平,可以置他们为千、百户,训练我军骑兵的骑射之能,以充后用。”

  这两个名字陈云甫没听说过,不过听起来就知道是蒙古人。

  朱元璋思忖一阵后,点头。

  “可。”

  于是之前的流程又走了一遍。

  真要说起来,这殿前升账也没什么,大体上就是徐达、傅友德两位军中宿帅在阐述,朱元璋基本不会过多插手,或许老朱曾经的指挥才能不逊色于徐达,但他毕竟做了那么多年的皇帝,远离军阵久矣。

  他不加言随意指挥,也是对徐、傅两人的尊重。

  “今日就先到这,徐达你留一下,还有陈云甫,你们俩先等等。”

  除去二人外,余者皆告退离开,陈云甫虽然不明白老朱为什么要留自己,不过还是老实肃立在原地。

  看着朱元璋把住徐达的手坐回到刚才的位置上。

  “最近咱也是忙来不及问,老兄弟你身体可还好。”

  “托陛下的福,臣好的很。”

  “在咱这,你咋还一口一个陛下、一口一个臣的。”朱元璋皱眉不满,拍着徐达的手说道:“现在没有外人在了,你还是唤咱大哥吧,咱听着亲切。”

  阶下,陈云甫猛然一挑眉毛。

  啥?朱元璋和徐达还真是拜把子兄弟?

  不过老朱,你说没有外人在,那我在这算什么。

  (提前祝大家除夕快乐,明日会有更新,不请假。)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