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相当不差钱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是打好谱的王迪,溜溜达达散了一会步。

  一阵风儿吹过,雨后的丝丝寒意,令他打了个冷颤,也想好了中午要吃点什么。

  “小李子,午膳吃火锅,就在前面雨亭那儿,去把其木格喊过来陪朕用膳。”

  “对了,佳节要到了,多准备点肉啊红色的菜品,少点绿色菜品,添添喜气。”

  吩咐小李子传唤其木格,王迪返回寝殿,将躺在床上软趴趴的杨蜜拉了起来吃锅去。

  火锅这玩意,其实大明朝现在已经有了。金锅、银锅、铜锅,可谓是样样不缺。

  甚至是说,对于王迪这个喜好芝麻酱作配料的北方人而言,应他的要求,装满配料的木柜上,除了找不到红彤彤的辣椒油以外,不下七十余种的配料,应该要比后世任何一家火锅店都要强出不少。

  饭后,三人正常运动了一小会儿,也就是溜达片刻消消食过后,便到了午睡时间。

  美人在侧,窝在床榻上一直睡到哺时正,迷迷糊糊的王迪,便听到杨蜜贴在自己耳边的柔声细语。

  “陛下,到点了,文武百官已经候在行宫外了。”

  “更衣!”

  今日,八月十四。

  虽说因为刺皇杀驾事件以及怀疑有内鬼勾结白莲教,在与民同乐这件事上,很怂很怂的王迪,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

  但不管怎么说,军队的将士们,跟着自己出来打仗卖命,到了中秋佳节,该意思意思的,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

  下基层,撒点钱,给士卒们整点好吃的,陪文武百官吃个团圆饭乐呵乐呵,这些都是他这位皇帝应该做的事情。

  从王迪来到宣府城…或者应该说,是从奄遏下水大捷那天起,前期这些慰军琐事就已在酝酿准备当中了。

  所差的,就是等待他这位皇帝批复礼部和户部送上来的奏梳。

  不过当王迪看完以后,对于三军较为寒酸的节日庆贺活动,他不甚满意。

  要知道,对于此行连斩了两名大肥鱼的王迪来说,在银钱这一方面,他现在可是一点都不缺。

  大太监王振随军携带准备押送至老家蔚县的,不提金珠宝玉这些高档货,单是银锭就有五十万两。

  而这一点,在银钱方面算起来的话,仅是王迪此行最小的收获。

  查抄王振老家的锦衣卫,带回来的统计数据,当真是让王迪且惊且喜还特别震怒。

  不说蔚县多半个县的良田几乎都被王振家族给占去,也不提玛瑙珊瑚金枝玉树这些闪瞎人眼的奇珍异宝……

  从王振老家里搜出来的,仅仅只是金锭,就有三十四万两。

  银锭嘛…一千六百余万两。

  这,简直不比大明朝一年的赋税差到哪去了。

  能从王振老家抄到不少银钱,其实王迪心里还是有点数的。但他可是万万没想到,能特么抄出这么多的银钱来!

  对于王振在地安门外开古董店三十万两卖花瓶替人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