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八章 呃,心里有点慌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微臣实地勘察过后,会择最佳之地修筑滚水坝、减水闸,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之效。”

  “简单一句话,那便是…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以急水冲中间焉,而中自深!”

  “如要淤滩固堤,则将此法反而用之…即可!”

  简单清晰且明了的话语说完,在场诸位,就算于治水事宜一窍不通的人,他们都能明白徐有贞所言是何意思。

  如果放到以前,也就是放到一个多月以前,或许就连于谦都得上奏进谏,此束水冲沙法好归好,但工程量太大周期太长,如此劳民伤财,恐有动摇国本之嫌。

  现在嘛,不一样了。

  全面开海通商,由朝廷大力支持的远洋贸易,果真如皇帝说的那样能为大明朝赚取海量银钱的话,也许百年以后,黄淮水患,将不再是困扰许多人的问题了。

  而徐有贞这边,言毕之后,满心皆是忧虑的他,倒不怎么担心皇帝和几位大臣,会听不懂他言语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他之所以忧虑,还不是因为这种耗时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水利工程,古往今来,除了隋炀帝杨广以外,恐怕没有第二个皇帝敢再去做了吧。

  自己提出来的束水冲沙法会耗费多大的人力与物力,说实话,徐有贞他心里,自己都没多少底。

  反正在他看来,只要朝廷拨的银钱管够,他就敢,也有信心造出类似于都江堰那种可以造福后人长达上千年的水利工程。

  问题是,这可能吗?

  敢说出这些话,他可是抱着掉脑袋,以万一之险博一万之利的心思。

  依徐有贞之见,即便年轻的皇帝想要实施此等利国利民之法,皇帐内的诸位大臣,不治他个满口胡言的罪过,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想要这些人支持他的治水之法,在他看来,应当是没有那个可能性。

  虽说知道不大可能,但为了在皇帝面前展示出自己的治水能力,以此博得皇帝的关注,徐有贞还是愿意冒点风险的。

  对于他这个官迷而言,再坏,还能比现在革职查办坏到哪去吗?

  大丈夫,手中一日无权,活着…还他娘的有啥意思!

  只不过,就在徐有贞瞎寻思之际,大大出乎他意料的却是,且不说皇帝竟然点了点头以示认可之意,就连英国公还有曹阁老他们,都不曾进言劝谏此法太过迂阔空谈,有点不切实际。

  这些人的反应,看起来,不大正常啊!

  难道说,自己进言的治水良策,真有戏?

  “不错!卿所言,很不错!”

  “不过这也只是黄淮水患的问题…前不久的长江水患,徐有贞,你对其了解多少?”

  相比黄淮水患,王迪更加在意的,是长江水患问题。

  毕竟后世那么多年,尤其是过了千禧年以后,在他的印象当中,貌似从未在新闻上再看到或是听到有关黄淮水患的报道。

  但长江流域的水患问题,不说年年有吧,隔上一年有一回,基本也不算夸张。而且…动不动就是号称几十年或是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

  再加上目前正值小冰河期,虽然还不明显,但北方缺水干旱问题已经时有发生了。

  这种天象问题,也不是人力可以阻挡得了的顽意!

  既然如此,不如提前做好准备,将两湖两广还有江南地区打造成大明朝的粮仓。

  这样一来,就算没有一粒外部粮食的输入,单凭这些地区的稻米产出,供养整个大明朝在未来极有可能暴涨的人口数量,应该也不算有多么困难。

  “呃……”

  听闻皇帝问话,在那一瞬间,徐有贞的心里,变得有点慌。

  是讲实话呢,还是欺君?

  这可是个要了老命的大问题!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