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八九章 时不我待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绕的坚不可摧。

  但是,这个使用了大量水泥混凝土和医巫闾山上的青石修筑起来的草原小城,却给了恩赫巴雅尔及其部众极大的信心。

  草原上的蒙古人之所以住在毡帐里,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住在毡帐里,归根结底,除了毡帐方便搭建和拆解转移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不具备建造城池堡垒的条件。

  建城需要大量的木材,需要开山采石,需要大量的人工,这背后正是大笔的财富支出。

  一般的草原部落,根本支撑不起。

  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条件,他们当然更希望居住在一座有着坚固城墙和坚固房屋的城堡里,尤其是在草原上战乱频发的时代里。

  因为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自己家人和财产的安全,才能不害怕草原上常常发生的敌人骑兵突袭。

  奉义侯恩赫巴雅尔归顺大明朝之后,带给库伦部蒙古人的最好礼物,就是这样一座虽然很小但却很安全的草原城堡。

  这个城堡让他在这片草原上拥有了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优势,也足以让恩赫巴雅尔兄弟鼓起勇气率领自己的部众,与以往远比自己强大的科尔沁人一争雌雄了。

  库伦部的蒙古人,原本属于察哈尔蒙古人,算是当年林丹汗麾下察哈尔蒙古的一个鄂托克。

  库伦,在蒙语里面是大院、院落的意思,说的是这个地方有一片喇嘛庙的院落。

  当年,林丹汗率部仓皇撤离东蒙古草原的时候,驻牧在这片喇嘛庙一带的这一支察哈尔鄂托克,认为往西迁徙前途渺茫,不愿意离开这里的牧场和家园,于是没有跟着西迁。

  当时的他们,选择了向科尔沁人投降,自称库伦部蒙古人,成为了科尔沁左翼蒙古人的附庸部落。

  不过,察哈尔人就是察哈尔人,他们与科尔沁人始终不是一条心。

  特别是因为当年科尔沁人率先投靠女真、率先背叛蒙古的缘故,出身察哈尔部落的蒙古人,普遍对科尔沁人充满了敌意。

  因此,一遇到机会,他们就立刻脱离了科尔沁人的控制,站到了大明朝的这一边。

  如今两三年过去,库伦部也在收编了附近的那些原属奈曼、敖汉等部蒙古人之后,渐渐发展壮大。

  虽然与喀喇沁诸部或者科尔沁诸部相比,他们仍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在西拉木伦河与西辽河这一条战略防线之上,库伦部蒙古人已经与喀喇沁诸部蒙古人一起,兼并肩地成为了大明朝防备科尔沁诸部南下的两支重要力量。

  而这两三年来,科尔沁左翼蒙古部落的首领斋桑,更是亲眼见证了库伦部的迅速发展壮大,这让他心里既羡慕又嫉妒,同时又感到一种时不我待的恐惧。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