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八章 铁路大动脉(二)_逆明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设上面。

  由于当前最重的牛马车装满货物也才一吨左右,这样的情况在机动货车现世之前都将保持,一顿左右的货物重量对水泥路厚度的要求并不高,所以水泥路的建设比铁路简单得多。

  其实水泥路当初和蒙古草原同步开始建设,南京城周边已经遍布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马车,自行车,还有马匹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面驰行。

  因为蒙古草原这个庞大牧场的原因,大明境内马匹的价格也不是很高,许多普通百姓都能够负担得起。

  而自行车则是最广泛的,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面,全力骑行的自行车甚至不比奔驰的马匹慢,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价格也不高,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买上一两辆。

  南京城周围的百姓最是幸福,因为他们最早用上水泥路,每天进出南京城的百姓和客商络绎不绝,因为是京师重地,达官贵人多,治安也好,有钱消费的人更多,南京城早已成为大明最大最繁华的城市。

  上海,这个后世华夏最大的港口此刻也因为海贸的云集初具雏形,云集的人口已经超过一个大县,向着一个府级城池迈进。

  “皇上,为何不将在陕西黄河两岸种树的大量满人俘虏也参与进铁路和直道建设当中?”这天,李岩突然向朱慈踉问道。

  自满清败退西迁,二十万满人俘虏一直在陕西黄河两岸以种树换取粮食生活。

  为了得到粮食生存,这些满人俘虏每天都在不停的开拓种树,挑水浇惯,陕西的黄河两岸已经从原本荒芜的戈壁黄土到现在大量绿色森林的出现,虽然黄河水患还没有明显的改善,但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黄河两岸遍布绿色密林的时候,黄河水患必然能够解决。

  也为了保护黄河,早年朱慈踉便下旨黄河十里内的树木都不得砍伐,违者重罚。一些野兔和鸟类开始在新生的树林中安家,不得不说,在大明的强制下,满人终究还是有了点贡献,也为他们原先的罪孽赎罪。

  “不需要了,朕当初让多尔衮用一亿两白银换取这些俘虏,时间过去了这么久,相信多尔衮也差不多能弄到这么多银子了,况且,朕不认为黄河两岸的绿化比铁路和水泥路的建设次要,今后铁路和水泥路建设的同时,黄河两岸的绿化也不能停止,就算今后那些满人俘虏被多尔衮换了回去,朕也会重新让一些俘虏回去顶替。”朱慈踉坚定道。

  这是影响后世子孙的大事,就算铁路等各方面的苦力用工再怎么紧张,朱慈踉也不会动摇。

  这几年,满人在中东搞得可谓轰轰烈烈,占据的疆域几乎达到方圆两千里的地步,并且多尔衮对波斯帝国的野心朱慈踉看得很清楚,据朱慈踉估计,或许就在今年,多尔衮便会灭了波斯帝国,兵掠其他各国,以整个波斯帝国和四周各国富饶,多尔衮要筹到一亿两银子并非不可能。

  不过说起多尔衮,朱慈踉眼中忍不住闪过一丝异色。

  其实,满人虽然西迁,但朱慈踉也从未放弃对他们的监控,满人当前所在的那一块土地下可是有着后世工业之血的黑黄金,那是无比庞大的财富,大明今后拓展必然会指向那一块土地。

  满人终究是后世华夏几十个民族之一,融入华夏是必然的,朱慈踉可从未打算放过他们。

  “皇上圣明!”李岩心头微震,不再言语。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