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四章 书院报社_大明舰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readx;江南,一家挂着长江报社的牌子被人揭开,锣鼓声天,鞭炮齐鸣,长江报社在热闹的气氛中开门营业。

  这长江报社乃琼州军在江南的官方报社,也是第一份对民间公开的报纸。可是这长江报社的成立却十分仓促,从王新宇拍脑袋组建战地记者,到把素材送去杭州,再到由祁班孙等人召集一批读书人,建立报社,正式印刷出版,前后不过十天时间,第一份长江周报就呱呱落地,正式向大江南北发行。

  筹备的时间如此之短,发行速度如此之快,主要是得益于一批江南士族对明军的支持。距离江南三大案过去的时间不远,祁班孙、魏耕等一批江南士子险些遇害,幸亏是明军来救下他们。

  听说要发行报纸,揭露清军的残暴,祁班孙和魏耕等人第一时间就站出来。

  魏耕已经在杭州当官,当上了明廷的浙江巡抚。要在杭州办报社,魏耕第一个支持。在接到了来自宁波的战报和开办报社的提议之后,魏耕亲自筹建长江报社。

  祁理孙和祁班孙兄弟立即站出来,财大气粗的祁家把自己在杭州的一处店面贡献出来,当成了报社办公处。

  有祁家的财力支持,很快就招募到一批排版工匠,购买了印刷器材和大量纸张。

  接着,张煌言颁发的任命书就下来了,由担任文渊阁学士的祁班孙担任首任报社学士。

  当年还没有报社主编一词,王新宇可能也觉得主编这个词太过于前卫了,于是报社的第一把手就任命为学士,长江报社是属于文渊阁的下属机构,由文渊阁内阁学士担任主编,所以第一把手也是学士官职。

  大学士要掌管整个文渊阁,而且还要参与内阁各种事物,故只能由下属的内阁学士担任报社一把手。

  但报社的上级单位不仅是文渊阁,也同时属于礼部所管辖,听命于礼部尚书。

  除了官方报纸之外,江南的明廷还允许组建私人报社,但要建立报社,首先必须是有功名的人,其次是要通过礼部允许,经过审批之后方可建立私人报社。当然,私人报社那是后话,第一个私人报社是由原被俘的清廷官员朱昌祚所建。他刚刚重获自由,北方朝廷那边是回不去了,他又不愿意给南方的“逆贼”做事,于是建立了一座书院。后来,这座书院也创办了一家报社,命名为江南报社。

  目前还只有一家官方报社,完全都是为明军所服务的。

  当朱耷带着战地记者,把画有宁波城内百姓惨状的原稿送回杭州的时候,张煌言、魏耕、祁班孙等人都愤怒了。

  张煌言再也顾不上文人的风度,瞪着血红的眼睛,拍案而起:“这种事情必须要让天下人都知道!鞑子想要再学新会,才导致了今天的惨剧!把这件事登报出来,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