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五章 玉门石油(二)_红色帝国192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面的那一章应该是224章,我写成了234章,等周一编辑上班,我再找她改,不好意思!

  玉门出现石油井喷,瞬间传遍了整个西北,那近十米高的石油喷泉让当时在场的人久久不能忘怀,一众地质学家更加坚信中国不是贫油国。

  就在喷发的当天,工人就把井喷给抑制住了,毕竟井喷会带出很多有毒气体,所以早日控制住为好。

  第二天,中共就成立西北石油局以及玉门石油公司,直接归属于工业部管辖,大量的之前从欧美买的石油石油生产设备(额,其实已经荒废了一年多了,主要开始没地质学家,李卫国也就知道大概位置,有设备也没法用,不过先买着总比后面被禁运买不着强。其实现在西北有大量非常好的机器设备目前都是闲置着,都是提前买过来的。)开始运到玉门老爷庙,开始投入生产。

  后面也不知道是不是运气来了,接二连三便在附近发现油田。而且据在场的地质学家推断,整个玉门下面肯能蕴含着500万吨以上的石油储量(后世探明在一亿吨以上,可开采的4000多万吨),这个数字可是把国共两党高层都惊呆了。

  历史上玉门石油从39年被发现,40年正式生产,到抗战结束一共生产了25万吨,占到了全国石油产量的90%。按生产6年算,每年也就是4万吨,也就是说当时中国石油年产量不足5万吨,也难怪国共高层都为什么震惊的原因了。

  而且国共双方高层还得吃惊一回,因为在不久之后,玉门石油公司给出了一个生产计划表,根据石油公司现有的生产设备以及玉门油田的储量,每年的年产量能达到20万吨。

  得知此事后,国民党政府立即与中共签订了贸易协定,中共答应每月一吨石油11美元(那时候国际上一桶石油也就美元到美元的样子,一吨石油=桶)的价格向国民政府提供1万吨石油。当然不一定非得用美元,反正法币不收,可以用其他矿产等实物换取。不过这是几个月之后的事了。

  就在得知玉门油田的事之后,李卫国便立即给中央发报,让他们把此事压下去,别公开,但是没想到已经晚了。由于当时国共双方都有记者在老君庙的井喷现场,在石油井喷的那个时间段,一次次快门声就把这个盛况记录下来了。

  结果由于几个专家的‘惊人’推断,两边领导高层都觉得应该吧此事宣扬出去,提高国家抗战的信心,于是这件事就被日本人得知了。当李卫国把此事要害告诉了中央,中央也后悔了,早知道就不该让国民党政府插手,现在倒把自己害了。

  为什么李卫国明知延长有石油但是就是没去开采,就是因为怕日本惦记和破坏,才让去甘肃以西的地方进行勘探,哪些地方人烟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