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1章 二十亿利差_拼到第三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等问题,提前让长江发电集团继续多买些发电机组,无疑属于双赢。

  苏业豪知道这块肥肉有点大,容易让长江发电集团噎住,需要消化几年时间,可他找不到拒绝的理由。

  通过手机,他询问庄薇助理说:

  “今年持有的资产价值大涨,公司抵押的贷款上限额度,也能适当往上提一提了吧?”

  “是的,不过我建议你以长江发电集团的名义,去发行几十亿人民币的企业债,它的债券利率只需要高出银行存款利率,比我们自己贷款筹钱还要低,中间存在一定的利差。”

  庄薇助理提前找人商量研究过,才会给苏业豪打来电话,她接着建议道:

  “不仅是长江发电集团,其他企业也应该发行债券,拿债市的钱去换掉银行商贷利息,现在市场表现挺好。冯天才他们简单计算过,说一年可以节省十几亿港币的利息开支。”

  苏业豪早就明白,发行企业债一般会比从银行贷款划算。

  可是发债的融资规模,比不上直接跟银行沟通贷款,而且先前他的资产,表现也没有目前优秀,最关键的则是对资金使用范围有所限制。

  如今局势已经有所变化。

  早先靠苏业豪投资,孵化出的一批未上市企业,本身开始具有发行企业债券的实力,试着到债券市场上进行融资,开始成为他的新选择。

  各项资产的涨幅,远远跑赢银行贷款利息,从银行借用的上千亿港币债务,一直都是苏业豪攻城略地的武器,而非负担。

  可以说自从1997年投资雅虎开始,苏业豪就将银行贷款玩出了花样,上演一出“如何充分利用银行资金,迅速变成世界第二大富豪”的大戏。

  要不是选择跟《福布斯》杂志合作,答应花钱在上面投放广告,2003年年度世界首富宝座,其实已经归他所有。

  在如何降低资产估值的问题上,《福布斯》杂志社着实费了点心思,少计算大约四十亿美元的非上市公司估值。

  没办法,一年多赚三百五十万美元的广告费,装进腰包里难道不香么,反正统计时候本来就会有误差……

  此刻。

  想着还要尝试拿下四大行股份,在它们改制过程当中分一杯羹,苏业豪对庄薇助理说道:

  “可以试试发行不超过五十亿人民币的企业债券,贷款订单分一大块给中行吧,这家银行估计会在明年改制,转变成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果我能占股5%,又或者是10%,肯定会大赚一笔,到时候我会用实际案例,告诉人们小瞧了银行股的潜力。”

  内地银行前些年表现太惨。

  常年游走于破产边缘,哪怕将坏账剥离出去,表现仍然不够好看。

  为了履行加入世贸的协议,金融业迎来新变化,引入外资已经成为定局,但苏业豪觉得这个时机不太好,融资的价格也过于便宜。

  低价卖掉部分下金蛋的母鸡,几乎已经不可避免,终究要按照协议,带外资分一块大蛋糕。

  苏业豪吃不下太多的市场份额,所以准备拿中行做示范,暗地里吸引其他跨国资本的兴趣,进而通过竞争,提高内地银行股的价值。

  他自己已经不在乎这点利润,跟长江发电集团的股份差不多,只当成是“储蓄罐”,留着吃分红。

  但是给跨国金融巨头的添堵搅局,让它们多出些血,哪怕想想都能让苏业豪高兴,事关数千亿人民币的利益,假如眼睁睁看着被别人拿走,晚上恐怕会心疼到睡不着觉。

  做好事不留名,可不是他的性格。

  等将来哪天写进回忆录,估计能多赚些稿费,气死那帮所谓的金融大佬们……

  请收藏:https://m.zpxs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